-
首个无疤愈合外科手术方法出现 相关研究发布在《生物工程》上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电子技术研究所和莫斯科国立谢钦诺夫第一医科大学合作开发出世界上首个令内脏和外部器官伤口愈合而不留疤痕的新
2022-09-20 10:14:11 -
神经机器人系统解码帕金森病行走障碍 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
利用新的神经机器人平台和电极测量,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解码了帕金森病是如何导致患者大脑失调,损害其行走等运动能力的。这一发
2022-09-09 10:22:56 -
DNA重组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 相关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综合医学科学中心科学家主导的国际合作研究发现,在人类每个细胞的基因组中,重复数百万次的特定基因组序列重组普遍存在于
2022-07-27 09:57:00 -
“自私超基因”严重破坏遗传多样性 相关研究发表在《eLife》杂志上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生物学家首次使用群体基因组学来阐明一种被称为分离变相因子(SD)的自私遗传元素的进化和后果。发表在《eLife》杂志上的
2022-07-08 09:40:55 -
自调节无限可编程人造纤毛问世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上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尝试为微型机器人系统设计微小的人造纤毛,以期该系统可执行复杂运动,包括弯曲、扭曲和反转。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
2022-05-09 10:06:17 -
宇宙1亿年后或转为缓慢收缩 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称,他们通过对暗能量性质的建模,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在经过大约138亿年不断膨胀
2022-05-06 10:22:45 -
大型全基因组分析揭示罕见致癌突变 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分析了12000多名癌症患者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了有关致癌原因的线索宝库。这项研究得到了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支持,并于
2022-04-25 08:18:56 -
木卫二上存在浅层液态水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9日发表的一项行星科学研究指出,基于来自格陵兰冰盖的数据,木星卫星木卫二上可能存在很浅的液态水。研究结果或为
2022-04-21 08:45:13 -
基因改造细菌将废气转为化工原料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
美国西北大学和郎泽科技公司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称,他们在一项新的试点研究中,将一种梭菌进行遗传工程改造,用
2022-02-28 15:22:11 -
纳米线技术可将太阳能电池效率翻倍 相关研究发表在《ACS光子学》上
挪威科技大学(NTNU)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使用半导体纳米线材料制造超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如将其用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这一方法有望
2021-11-09 10:41:18 -
北温带木本植物多样性演化有新说 相关研究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
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到,该园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组研究人员从分子和化石的角度,阐述了北温带代表类群榆科和胡桃
2021-08-26 08:38:48 -
我国首次构建超长波天空模型 相关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近日,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首次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超长波波段的天空模型。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超长波波段,特别是
2021-07-27 16:23:40 -
新系统可将车间采暖成本降80% 相关研究发表在《热科学与工程进展》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和秋明工业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一种系统,该系统至少能够将工业企业采暖的能源成本降低五分之四。相关研究发表在《热科
2021-04-27 09:09:48 -
益生菌可有效对抗沙门氏菌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微生物学前沿》上
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科研人员证明,益生菌可以有效对抗沙门氏菌。这项研究有助于开发一种预防鸟类和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病的新方法。相关研
2021-02-23 08:34:38 -
地球上大部分氮或源于内太阳系 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地球上的氮是从哪里来的?美国莱斯大学一项新研究表明,氮的原始来源其实近在眼前。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1日消息,铁陨石中氮的同位素特征表明
2021-01-26 10:32:30 -
俄从热带植物中提取出抗肺癌药物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JOM上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MISIS研制出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氧化锌纳米棒。在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使用了从印度安达曼和尼科巴岛的热带雨林生长
2020-12-17 09:47:58 -
新发现有望为CRISPR带来基因编辑好帮手 相关研究已于今年6月刊发于预印本平台bioRxiv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基因编辑工具CRISPR,如今,研究者又有新发现,有望与CRISPR结合,发挥更好的功用。11月初,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
2020-11-13 14:39:55 -
钠离子电池材料设计可能再进一步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物理所)科研团队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等合作,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预测钠离子层状氧
2020-11-13 14:38:11 -
我国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的“善变”植物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
记者11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南古所)获悉,来自该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的古生物学者最近在辽宁省凌源市发现一
2020-11-12 14:20:13 -
科学家首次发现莫尔角调节下的空间光孤子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光子学》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叶芳伟课题组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将莫尔晶格的研究推进到非线性光学范畴,发现莫尔角调节下的空
2020-11-12 14:18:02 -
揭示3400万年前兰州盆地气候变干 相关研究结论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安芷生、敖红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磁学中心刘青松团队及中外合作者,结合磁性地层学和天文年代学确定了中国西部兰州
2020-11-12 14:15:36 -
神经突触高精度三维结构获解析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双聘教授毕国强和刘北明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周
2020-11-10 13:50:30 -
改良生物质燃料可做环保煤替代品 相关研究发表在《燃料》杂志上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研人员成功提高了廉价生物质燃料的性能,用泥煤和麸皮获得了在性能上不亚于褐煤的清洁燃料。相关研究发表在《燃料
2020-11-05 14:11:52 -
5000万年前在南极飞行的巨鸟或为最大飞行鸟类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上
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发现于南极洲的5000万年前的化石进行了鉴定,最终确定该
2020-10-30 13:59:47 -
科学家证实脑区调控动机行为和觉醒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精神病学》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脑科学研究院教授黄志力和曲卫敏课题组研究发现,对人类运动、情感、认知、药物成瘾及奖赏等起重要作用的腹侧
2020-10-29 10:26:26 -
这个球状星团因“贫铁”创了纪录 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1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在天文学中,金属丰度比太阳低的恒星被称为贫金属星,往往诞生时间比较早;富金属星则与太阳金属丰度差不多甚至更高,也比较年轻。年龄越大
2020-10-27 14:47:17 -
我科学家把微波测量灵敏度提高1000倍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物理学》
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贾锁堂教授和肖连团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里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机样机,极大提升了微波电场场强的探测
2020-10-26 14:01:58 -
基因编辑实现矮败小麦育性完全恢复 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作物转基因技术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利用CRISPR技术编辑小麦Ms2基因,彻底改变
2020-10-14 15:27:02 -
富锂巨星高寿几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杂志
锂元素在恒星中的起源与演化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国内外单位的研究人员,借助我国重大基础科技设施LAMOST巡天数
2020-10-12 14:36:56 -
中外科学家合作破解钙钛矿稳定性难题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詹义强、郑立荣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团队合作,成功通过一种气相辅助生长方法研发了室温稳定的黑相甲脒铅碘钙
2020-10-10 13: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