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快讯 > 正文

疫情冲击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 银行如何应对?

2022-05-17 09:01:52来源:第一财经  

4月金融数据与经济数据陆续出炉,企业和居民信贷尤其按揭需求在疫情干扰下更显疲弱,宽松政策下银行如何应对“资产荒”?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尽管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信贷规模依然可观,但部分银行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从机构调研与业内人士分析来看,未来银行一方面将更加聚焦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需求,包括率先支持保供和复工复产企业,长期聚焦支撑稳增长的基建、处于薄弱环节的中小微企业等,另一方面也将暂时降低部分受冲击行业的信贷投放占比。

短期冲击客观存在,但结合近期疫情防控进展和政策支持力度,机构人士普遍认为国内经济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5月将会有所好转。

疫情冲击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

5月16日,统计局公布4月经济数据,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同时,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6.1%,创下新高。

此前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在货币供给端较为充足背景下,4月新增社融规模显著回落,同比由多增转为少增,其中人民币贷款成为主要拖累,社融口径下的新增贷款创下2010年以来的历史新低。其中,在地产销售持续低迷背景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继2月之后再次出现罕见负增长,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由同比多增转为少增。

一组组“冰点”数据背后,是疫情影响下实体融资需求的疲弱。考虑到同期M2增速反弹,社融和M2增速之差持续走低,中泰证券认为,资金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金融体系中堆积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实体部门中。

5月14日的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多位经济学家提到了当前货币空转、银行“资产荒”等问题。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指出:“4月份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主要的问题是对银行来讲缺乏高质量的借款人,他们可能不想借钱了,另一方面,想借钱的人,银行不敢借给他们,所以现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从银行的反应来看,不同区域、不同定位的银行受到疫情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今年一季度,疫情干扰叠加居民购房信心持续减弱,零售贷款尤其按揭和消费贷款受疫情影响已经较为明显,部分银行贷款规模或资产质量上已有所表现,但随着政策逆周期托底力度不断强化,叠加此前储备项目支撑,不少银行一季度信贷量依然创下近3年新高。

事实上,4月以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的信贷需求,都呈现出收缩态势。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非小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除了从宏观层面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宏观政策纾困效用,金融机构也应该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在坚持商业可持续和风险总体可控的情况下,适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需求,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减费让利、纾困解难力度。

银行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中,机构对银行信贷投放受疫情影响及应对策略尤为关注,受疫情冲击明显的长三角一带银行已经有所准备,一方面利用储备项目稳定业务增长,另一方面向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力,包括率先支持保供企业、复工复产企业,以及对基建、地产、小微企业等实施差异化策略,降低暂时受疫情影响严重领域的业务比重。

杭州银行相关负责人在近期一次机构调研中表示,疫情对信贷投放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尤以消费信贷最为明显,叠加一季度的消费信贷提款需求低点,增长较为缓慢。但在2021年11月该行全面启动的2022年“春耕行动”带动下,该行项目储备较为充分,通过对项目储备量大的分行逐个召开区域专场贷审会和全流程节点推动,实现了较快投放。同时,该行对公信贷投放也有意聚焦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

张家港行也表示,为应对疫情对贷款投放的影响,该行主动复盘一季度贷款投放情况,找出不足,并计划在后续的业务营销中采取三大策略:一是加强渠道引流,重点对接农业农村局等渠道,搭建营销共建平台;二是加强走访力度和广度,通过重点梳理近年来流失的信贷客户、纳税大户、新型农业主体等,形成走访任务清单,持续开展增户扩面营销活动;三是重点排摸因疫情影响延缓资金使用的客户,引导授信尽快使用。

苏农银行则表示,该行将重点加大对苏州本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行业方面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政策引导的绿色环保、乡村振兴和民生相关等产业,同时出台十大措施重点支持本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复工复产需求。随着当地疫情防控取得有效成果,叠加各类保供政策,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开始投入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的用款需求也在逐步恢复,该行预计二季度信贷投放将按计划序时推进。

相比之下,疫情封控中的上海地区银行机构面临的挑战更为明显。以沪农商行为例,面对疫情影响,该行2022年信贷投放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科技型、绿色、实体制造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重点支持疫情保障保供企业;另一方面,继续加快零售转型,扩大零售贷款投放,提高非住房按揭贷款在零售贷款中的占比。同时,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压降票据转贴现规模。

随着上海等地疫情防控取得重要进展,叠加一系列经济支持政策落地,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有望逐渐恢复。加上房地产领域调控政策持续优化,央行与银保监会近日调整新增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等举措,也有望推动居民购房和房企投资信心进一步改善。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考虑到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尚未明显化解,为了顺应国家支持重点领域,助力稳增长的需要,未来各地银行机构对公业务或将重点倾向于基建领域。对于绿色转型、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其他重点领域的支持,也会配合部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开展。

曾刚建议,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银行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在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做更多探索,通过与政策工具的较好结合,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同时,也可以支撑资产端的稳定增长。

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部分地区银行已经在为相关部门提到的“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发力。比如杭州银行在一份调研纪要中提到,该行一季度在浙江省内贷款增长了22.3%,同时基础设施类贷款较年初增加228.8亿元,增幅17.6%。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